中光高级中学品质课程规划(最新修改)

  1.png中光高级中学创办于1945年, 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在“教育现代化必须文化共融化、视野国际化、民族传承化、方法科学化”办学思想引领下,确立了“以文立身、以文益智、以文孕美”的“文化立校”办学理念,用文化的意识和方式促进学生自主、自觉、自探、自悟的发展,获得生命的适切成长,逐步形成了“自能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特色。在适合教育的实践中,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十大校园景观校,上海市校园文化示范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语言文字示范校,上海市心理教育示范校,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嘉定区优质示范学校。

近年来,学校持续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革,初步建立了富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不断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的全程发展、全体发展、和谐发展的校本培养机制不断推进,师资队伍不断成长,淳朴、奉献的教师文化品质逐步内化,自主、实践的校园文化定位逐渐清晰,和谐、人文的校园文化特征日趋凸显。党群、干群关系和谐,教师间、师生间关系融洽,学校受到社会各方的肯定与好评,赢得了家长的积极评价和良好的社会口碑。

 

第一部分 学校课程发展基础分析

一.办学特色

贯彻实施高中多样化办学,特色办学,以特色项目建设推进学校全面发展。"博物馆式"校园建设为载体, 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初步形成了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特色”、以文化艺术为素养特长的“文化艺术特色”;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航的国家“心理健康教育特色”;以培养科技创新为发展的“绿色生态环保特色”。

二.师情:师资优良,初具课程实施经验

    中青年教师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主体力量,30%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中高级教师比例达73.6%,高级教师达30%。教师敬业爱岗,责任心强,有较好的奉献精神,在推行教学改革,实施“适合教育”中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近年来学校一直实施《学生全面发展指导制度》的实践与研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工作有明显的推进作用,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与习惯、心理素质与人文素养、科技创新与实践等方面的指导成效显著。

三.生情:基础薄弱,尚需提升综合素质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生源质量不佳,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全区为下游,但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近几年的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办学质量一跃成为中等行列。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所带来的单亲家庭、网络道德、升学多元选择、就业能力要求等问题对学校教育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如何遵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针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指导,并形成相配套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开展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是我校教育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所在。

四.课程:初步建模,有待整合提高

近几年来学校遵循“夯实基础、优化课程、多元发展、丰富内涵”的课程优化原则,致力于学校课程建设,不断完善课程结构,努力构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一)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通过编制导学讲义、学科知能解读、校本习题库,以及实践学生选择教师的“挂牌教学”教改探索等,对基础型课程进行校本化的改革,其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为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近年来,学校以学生身边问题和学校周边社区现状为研究主题,实施研究型课程教学,加强研究型课程的规范化建设,编制了《中光高级中学研究型课程实施纲要》、《中光高级中学研究型课程教师指导用书——十步指南》、《中光高级中学研究型课程课题档案册》等,使学校研究型课程的实施和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并通过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潜质、发展学生个性,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素质。

(三)关注学生生命成长,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通过学校限定社团活动与学生自组社团活动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结合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宽泛的多品种课程中自主选择、主体参与,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艺术等活动,促进学生在体验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搭建学生命成长和身心发展的平台。

(四)初步建立了富有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建设。学校围绕“自能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特色,构建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百余门校本课程。学校经历了校本课程改革的第一阶段:架构出“科学、人文、技能、综合”四大类校本课程;第二阶段:形成了“修身养性、强健体魄、人文艺术、科技创新、生活技能”五大板块的课程,并初步形成了校本课程库,以及精品课程、核心课程、个性化需求课程,同时也建立起《中光高级中学拓展型校本课程实施管理办法》,每学期学生依据《校本课程指南》,实行网上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学分制管理的教学模式,保障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现在校本课程进入第三阶段改革,将各类课程整合,按照课程的内容初步形成了四大课程群,涵盖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的校本课程体系。

 

第二部分 学校课程哲学

一.学校教育哲学:适合教育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他们的天赋和秉性、兴趣和爱好千差万别、姿态各异。即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其认知能力、关注点与兴趣度也是不同的。一旦教育过于注重统一性而忽略差异性, 片面强调共性而忽视了个性,教育就成了“脚镣”,束缚了学生发展的自由和成长的无限可能。为了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就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其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就用改变旧有的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方式,采用个性化教育的方式。

所谓“适合教育”即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适合教育把教育从应试的功利目光转向人的长远发展,注重个体内在生命力的激发,将“以生为本”渗透到三个方面:从尊重个体差异入手,唤醒每个孩子的个性;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激发个体生命潜能,提高创新能力;改变传统教育的评价体系,“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适合教育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生命个体需要。主要包括:促进学生生命主动成长;尊重个体差异,凸显个性,因材施教,唤醒个性是适合教育的首要要义。激发生命潜能和创造力。关注个体潜能,强调独立创新,乃“适合教育”的中心环节。改变“标准化”的评价体系,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多把尺子”,意味着学生有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的机会,意味着培育多种范式的可能性。

二. 学校课程理念:自能发展

所谓自能发展,初步理解为对象主体在文化背景和生存状态的作用下为完善自我,依据本体属性对自我自主、自觉、自会的动态性建构。“自能发展”的概念是基于“人是什么”的追问提出的。人是什么?从康德的回答可以看出,“人是目的”。“人以及一切理性动物都是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的,而不只是作为某个意志任意使用的手段”。恩斯特卡西尔说:“人被宣传为应当是不断探索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追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康德的论断说明人不是奴仆,不是工具,不是物,而是一个应当受到尊重的生命主体。从恩斯特卡西尔的观点中可以看出生命主体是以发展自我作为真正价值而存在的。既然如此,人怎样才能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而真正享受到人性之美、生存自由和尊重价值?那就是让人——我们的教育对象,即学生,能够在一种自主、自觉、自由、自会的环境中得到激发、促进、培养、发展和完善。

自能发展认可了人的反身性这一基本前提,认可了认识自己的目的成为自己的基本原理。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正是由这一目的中的“自能”两字体现出来的,同时,在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发展路途中辅佐他们自我,照亮他们自我、滋润他们自我、勉励他们自我,助推他们自我、点燃他们自我的主人。这种目的蕴涵着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灵魂工程师的深情厚谊和无限期待。

自能发展不仅是认知领域,同时在情感领域、态度信念领域、意志之领域中,这一目的同样是合理的适用的,而且其重要性是不亚于认知领域。当教师恰当的将自己视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的时候,同时也就能更能恰当的关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这种关注的基础上,会更加关注如何引发学生更加意识到自己关注自己心灵的意义。

 

第三部分 学校课程目标

一.   培养目标

学校遵循“文化至上、育人为本”的原则,建构“宽基础、厚体验、重技能”的育人模式,培养具有一定的科学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的复合型现代人才;V-I-P课程旨在培养“朴实、明理、进取、乐学”的学生品质,使他们具有“儒雅之气,刚柔兼备”的人文气质。

二.   课程目标

通过确立各年级阶段目标逐步实施达成:

高一年级:

通过提供较为丰富的个体学习经历,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一种适切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能有效管理时间,逐步适应高中学习生活,提升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

 

高二年级:

通过实践探究,获得研究的体验,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研究态度、团队合作的意识,在课程的学习中逐步形成自我规划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决断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独立思维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高三年级:

通过对社会生活、文化现象、科学发展等方面的深入思考、独立探究,以及专题研讨,内化为学生基本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提升思维品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初步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形成维护社会进步、承担社会义务的积极人生态度。

 

第四部分 学校课程体系

一.    “  V-I-P  课程”结构

“V-I-P”课程既是一种对学生提供“贵宾式”服务理念的体现,也是我们为学生发展提供的“个性化需求课程、多样化选择课程、基础性托底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统称。在确保学生共性学习需求同时,力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为学生发展提供适合的成长途径,搭建适合成长的平台。

2.png图一 V-I-P课程结构图

 

二.    课程类型

1.  V课程

“V”即variety,多样化。“V-课程”指学校、师生为学生开发的可供学生自主选修的校本课程,包括教师自主开发的限定拓展课和学校层面的社团课程;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可选择的研究型课程,以及学生自行组织的自主社团课程。目前已形成共有150门拓展课程和社团课程,50多个研究型课程课题,以及20多门自主社团课程。

2.  I课程

“I”即主格的“我”。“I-课程” 是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个性需求而专门开设的个性化课程。课程开设的原则是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服务学生个性发展。包括影视编导、数码摄影、美术等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提出需要开设的课程。2011——2013年学校就有5位教师为1位学生而开设的“影视编导”课程,并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为学生在本课程的发展中进行全程指导和服务。

3. P课程

“P”即primary,基础。“P-课程”即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是为满足所有学生发展必须的基本课程,以国家规定的课程为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基于我学学生学习实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一种共同性课程。

“V-I-P”课程体系中涵盖“民族传统文化国学、文化艺术涵养、学生全面发展指导、绿色生态环保课程群”四大课程群,而四大课程群又分别分布于学校的V课、I课、P课三大类课程中。

3.png图二  四大课程群结构图


三.    课程设置

 

课程群

开设年级

V课程

I课程

P课程

课程目标

民族传统文化国学

高一

《儒家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史学中的名言警句》等系列课程

《经典吟诵》及诸子智慧系列课程

《语文》、《历史》《经典吟诵》等系列课程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接受人文熏陶,培养学生具有“儒雅之气、刚柔兼备”的人文气质;提升人文精神和自身的修养,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合理的价值观。

高二

《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等系列课程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选读》、《史记人物选读》等系列课程

《语文》、《国学启蒙精读》、《政治常识》等系列课程

高三

《中国古典小说概要》、《诗经名篇赏析》等系列课程

《国学充电站》《元曲欣赏》等系列课程

《语文》、《历史》、《哲学常识》等系列课程

文化艺术涵养

高一

《想畅就唱》《手绘创意POP》、《3D制作-陶瓷的艺术设计》、《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初探》等系列课程

《瓷画》、《中国画》、《数码摄影》、《陶艺制作》、《嘉定竹刻》等系列课程

《美术与生活》《书法》等系列课程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美术、音乐、文学、建筑等方面的经典名作,获得艺术感知与体验、创作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发展个性,提升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为自能发展奠定基础。

高二

《民族与舞蹈》《建筑艺术》、《图案设计》、《中国龙图腾》等系列课程

《舞蹈艺术》《影视编导》等系列课程

《音乐》《篆刻》等系列课程

高三

《音乐人生》《书画与装裱》、《中国版画》、《沪剧欣赏》等系列课程

《素描色彩》、《西洋油画》等系列课程

《戏剧欣赏与表演》等系列课程

学生全面发展指导

高一

《数学思维训练》、《中华节日文化》、《古典爱情故事演绎》等系列课程

《日常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车模竟技与遥控》等课程

《高一经济学常识》《中国龙狮鼓文化》、《咖吧文化与市场经营》等系列课程

让学生学会生活中的一些常用,基本的生活、生存技能;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生活在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善于交流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高二

《算术》、《规范议论文写作指导》《中西方文化比较》、《汽车模拟驾驶》、等系列课程   

《网球技能》、《影视作品与文献中历史人物考究》等系列课程

《情商魔法心术》、《青春期异性交往》、《应 急避险教程》等系列课程

高三

《思维典藏》、《智慧记忆法》、《社交礼仪》、等系列课程

《人生路莫慌张》、《人生导航》等系列课程

《数学与数学决策》、《生涯目标管理》等系列课程

绿色生态环保

高一

《绿色食品》、《生化环保实验》等系列课程

《生态节能》等系列课程

《物理》《化学》《地理》等系列课程

培养学生树立创新理念,指导学生了解并运用科学方法论;培养学生多样思维与独立人格,奠定创新思维的基础;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拓展学生学习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学会紧密联系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实现学以致用。

高二

《室外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系列课程

《生态旅游》、《绿色包装》等系列课程

《物理》、《生物》等系列课程

高三

《二手烟的危害与防治》、《生活垃圾的污染与处置》等系列课程

《绿色设计》等系列课程

《粉尘污染的危害与防治》《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等系列课程 

 

 

附:四大课程群课程

1.“民族传统文化国学”课程群

1国学基础

《国学之光》、《国学启蒙精读》、《易经智慧》、《国学充电站》

(2)诸子智慧

《儒家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博施仁爱读《论语》、《居仁由义看孟子》、《化性起伪的荀子》、《修己治人阅《大学》、《中正和谐看《中庸》》、《老子的道法自然》、《逍遥自在的庄子》、《侠之大者——墨子》、《以法为本韩非子》《中国文化与周易》、《中国三大传统文化—儒道释》、《儒道之争》、《诸子百家与正论融合》

(3)史家绝唱

《中国史学概述》、《中国古代历史文献选读》、《史记人物选读》、《资治通鉴选读》、《史学中的名言警句》

(4)诗词韵美

《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经典吟诵》、《盛唐诗坛》、《宋之词》、《诗经名篇赏析》

(5)经典赏析

《世说新语与魏晋风流》、《元曲欣赏》、《中国古典小说概要》、《古代四大谴责小说》、《红楼梦人物解读》、《冯梦龙与“三言二拍”》、《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一百零八将》、《吴承恩西游记》

2.“文化艺术涵养”课程群

(1)音乐艺术:音乐人生》、《舞蹈艺术》、《民族与舞蹈》、《想畅就唱》

(2)美学美术:《美术与生活》、《建筑艺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国画》、《手绘创意POP》、《图案设计》、《3D制作-陶瓷的艺术设计》、《瓷画》、《数码摄影》、《中国版画》、《西洋油画》、《素描色彩》、

(3)民族文化:《书法》、《篆刻》、《陶艺制作》、《嘉定竹刻》、《中国道教名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探访》、《仙乡桥韵》、《中国民俗大观》、《中国旅游文化》、《我国五大少数民族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初探》、《中国姓氏之初探》、《中国楹联文化》、《中华二十四孝故事》、《中华节日文化》、《茶艺韵美》、《多彩中华》、《中国象棋》、《剪纸文化鉴赏》、《上海名人》、《嘉定名胜古迹》、《走进徽州》、《兰州拉条子》、《中国陶器文化》、《明清瓷艺》、《中国古代玉石文化》、《中国明清家具》、《豆腐与豆腐文化》、《中国古代兵器》、《中国古代民族妆饰》、《旗袍与唐装》、《中国龙图腾》《中国石狮子》、《书画与装裱》、《石碑拓片技术》

(4)文学艺术:《戏剧欣赏与表演》、《影视编导》(影视评论、故事创编、艺术常识)、《广而告之如何妙语连珠》、《沪剧欣赏》、《越剧起源》、《影视作品与文献中历史人物考究》、《张爱玲小说研究》

3.“学生全面发展指导”课程群

(1)学业指导

《数学思维训练》、《日常应用文写作》、《算术》、《规范议论文写作指导》《身边的精彩数学》、《思维典藏》、《智慧记忆法》、《中西方文化比较》、

(2)品格修炼

《中华节日文化》、《中国龙狮鼓文化》、《中华二十四孝故事》、《古典爱情故事演绎》

(3)生活技能

《演讲与口才》、《投资理财》、《汽车模拟驾驶》、《地理信息技术与生活》、《纤纤巧手秀出美好生活》、《咖吧文化与市场经营》、《营养与保健、应急避险教程》、《健身与保健》、网球技能》、《体育明星流派分析》     

(4)生活指导

《人生导航》、《现代职场体验》、《阳光部落》、《人生路莫慌张》、《生涯目标管理》、《社交礼仪》、《情商魔法心术》、《青春期异性交往》、

(5)科技创新

《改变与创新》《生活与化学》、《轻压工程-扎染技术》、《数学与数学决策》、《车模竟技与遥控》、《从物理走向生活》、《创新思维》

4.“绿色生态环保”课程群

(1)生活与环保

《绿色食品》、《生态旅游》、《二手烟的危害与防治》、《生活垃圾的污染与处置》、《粉尘污染的危害与防治》、《绿色建筑》、《室外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白色污染与预防》、《雾霾的成因与预防》、《噪声污染与预防》

(2)能源与环保

《电磁辐射的污染与预防》、《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绿色包装》、《生态节能》、《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绿色设计》、《绿色化学》

(3)生态与环保

《土壤污染与控制》、《水污染与控制》,《环境、化学与社会》、《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环境质量评价》、《降水降尘监测》、《重金属污染与预防》、《光污染与预防》、《生化环保实验》、

 

 

第五部分 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原则

1.双向性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确保课程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发展需求,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兴趣。通过师生问卷调查了解师生需求,不断开发完善课程,学校课程领导小组依据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筛选整合课程,组织学生参照《课程指南》,依据自我兴趣和发展需求,实施网上选课。在课程教学初期,师生可根据实际调整课程学习意愿,实现人性化的双向选择。

2.多元性

四大课程群涵盖修身养性、强健体魄、人文艺术、科技创新、生活技能五大方面,既有覆盖整个高中阶段的长线课程,也有以一学年或一学期的中线课程,更有阶段性的微型课程;课程形式既有系统知识学习,也有专题报告讲座学习,还有社会实践与探究体验学习,让学生在多元的学习体验中不断丰富完善自我,提升综合素养。

3.选择性

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创设知情意行的实践平台。课程设置既注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又注重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专项教育,更注重不同学生个性特长、兴趣发展的需求。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潜质发展的差异性,在V和I课程中,根据不同年级班级,设置不同的课程科目,在同一领域、模块课程科目中,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要求。着重培养、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建立与保障学生选择课程学习的权利。

 

.课程准备

1、申报、审批

教师根据学校汇总提供的课程开发指南进行课程开发,编写课程教材,制定课程计划,填写《申报表》,上交至教学服务部审核,通过学术委员会申述答辩获得批准,并修改完善后,课程进入校本课程库,入编网上选课系统,供学生选择。

 

课程申报表

课程名称

所属课程群

指导教师


职称


教研组


适合开设对象


人数


所需课时数


课程目标


课程要求


内容简介


评价方式


课程教学条件


课程成果

呈现形式

1、(  )课堂教学展示;      2、(  )学生才艺展示;

3、(  )学生作品展示;      4、(  )撰写教学案例;

5、(  )教学论文;          6、(  )成熟的科目讲义;

(请在相应的括号内上打“√”,123中必须选一项,456可作为自选项)

教师简介(能体现个人特色的个人简介)


 

2、选课

全体教师和各班主任在每学期末通过讲座、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下学期的V课程和I课程的选课宣传和指导,并针对学生的个性需求作好咨询指导工作,全体学生通过校园网的“课程选课平台”,了解课程和教师,并在校园网上选择下学期将选修的V课程和I课程。

学生选课完成后,教学服务部根据学生选课情况,进行课程实施安排,保障教学的高效有序开展。

 

三.课程实施过程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应组织、协调、管理指导学生,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协调处理课程教学实施中的问题与矛盾,保障教学的有效性。

学期中教师按照《课程进度表》反馈课程开设情况,对课程的实施进行反思与总结,调整课时及授课节奏等;学期末,教师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考核和评价,填写《评价表》,上交教学服务部。

 

第六部分 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

有效的管理可以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和高效率。为此,我们在制度管理上、保障上做好相应的准备和铺垫。

一.组建课程领导小组,推进课程管理工作

成立由校长、分管校长和教育研发部、核心团队组成的领导小组,全程对学校课程进行规划和设计、对教师开发的课程进行指导、评审和管理。

二.建立有效的课程资源管理制度。

为了使有限的课程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学校依据课程开发的一系列机制和制度《中光高级中学课程开发要求》、《中光高级中学课程开发奖励制度》等,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对已有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

学校根据课程分类的标准,对多元课程资源进行梳理和归类,不断充实完善,为教师提供课程教学实施中的各类实施数据和教学资源,形成课程教学和管理资源库。教师在教学中研究数据、利用资源,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

     四.发掘各种资源,帮助教师进行课程开发。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与家长、社区、校外共建基地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发掘与整合优质资源,帮助教师创生课程,丰富课程教学,形成从校内到校外,从教育内部向教育外部的延伸的课程资源网络,形成课程教学的整体效应。

五.建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学校评价制度。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学校依据各类课程的特点,教学实施的形式,课程管理的目标要求,不断丰富完善《中光校本课程开发评审制度》、《中光校本课程评价制度》、《中光校本课程评估制度》等课程实施的管理评价制度,以评价为导向与手段,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六.让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受益者。

课程既包括学校所教各门学科,也包括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不仅包括这些教育活动内容的本身,还包括对活动内容的安排、实施进程、期限等。在组织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不断开展教师的课程实施培训,通过专家培训、教师论坛,帮助教师储备知识,让教师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既关注课程的育人性,也关注自身专业的发展性。

 

 

第七部分 课程评价

一.评价原则

V-I-P课程在确保学生共性学习需求同时,力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为学生发展提供适合的成长途径,搭建适合成长的平台。在实施评价中,既关注学生的个性,又关注学生的自能发展评价。

1.      激励原则

以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强化学生及教师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V-I-P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并逐渐形成自能发展的能力;使教师在开发课程以及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

2.      自主评价原则

在课程教学和实施管理中,教师、学生不仅是被评价的对象,更是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鼓励学生、教师开展自主评价和自我反思总结,在各种自主评价中获得积极体验和自我提升。

3.      多元评价原则

坚持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形式的多元化,在尊重学生、教师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促进教师、学生的自能发展意识,充分调动师生课程评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注重过程原则

关注教师与学生在开发、参与课程过程中所作出的实践和体验,将评价变成教育和指导的过程,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1. 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家长、校外教育基地

2. 评价内容:

A.  是否在知识与技能上获得拓宽与提高;

B.  兴趣、爱好和潜能是否得到激发与提高;

C.  是否学会选择并作出决策、能够根据自身的基础、兴趣爱好和社会发展需要选择拓展内容与方向;

D.  在综合实践能力方面是否得到提高;

E.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自我管理与规划等能力、思维的创新性、成果展现的独特性等方面是否得到增强;

F.  用于探索、积极创新、自觉钻研、进取向上的精神是否得到培养等。

G.  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完成课程作业的质量等。

3. 评价过程与方法

依据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交流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情况记录、各种形式的问卷、多种形式的作业、来自家长社会等有关方面的过程证明、记录,以及个人成长记录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实践活动可采用口头表达、才艺展示、模拟表演、实验操作、实验谈及报告、调查报告、作品展示、小论文、表演、特长认定等多种方法。

学生自评、互评:学生个体根据学习活动记录档案,以及完成作品过程的记录,或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学生间通过对学习经历和学习质量的互评,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使学生学会相互评价、共同成长。

中光高级中学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表(总分5分)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       执教教师____________

 

年级

 

姓 名

成  绩  评  定 (满分100分)

学分认定


自我评定

(30分)

学生互评

(30分)

教师评定

(40分)

 

总分


班级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说明:1知识与技能的评价;2—过程与方法的评价;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高中学分认定的方法为:课程自评、互评、师评三项总分达到60分及以上认定该科目为合格,60分以下该课程认定为不合格。

三.对教师实施课程的评价

1. 评价主体:学校、学生、家长、校外教育共建基地

2. 评价内容:

A.   课程计划和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适切性

B.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主体性、教学的科学有效性的达成度

C.   设计开发和实施课程的意识与能力

D.   课程资源的管理与使用

E.   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情况

3. 评价过程与方法

学校评价:通过听课、听取学生反馈意见等多种途径,根据课程开发、建设与实施状况及课程目标达成度等情况对教师进行评价,根据教师实际教学活动的情况 ,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并纳入该教师学期教学工作考评。具体侧重于教师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和实效性,以促进教师学会诊断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和教学策略的改善。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个别访谈等方法对教师评价。

四.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1、学校学术委员会对学校课程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切性进行评价。

    学校组建由大学教授、课程专家、学校课程开发小组骨干成员等构成学校课程学术委员会对学校课程的社会需求性、课程的科学性、实施的有效性、改进的可能性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估,最终实现持续改进。

2、通过学生问卷的方式对学校课程进行评价

   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情况问卷,定期对学校课程进行全面调研评价,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的实施。

中光高级中学学生课程调研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中光是你梦想开始的地方,学校的课程更是承载你们梦想,实现你们梦想的载体,学校课程也是你们体味高中生活、感受高中教育的乐园。对于学校的课程,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同学们,你的想法和建议,我们真诚期待。学校也会接受你们的建议和意见,做好改进和改革,满足你们的要求和需求。下面请你真诚的说出你的想法:

1、 你喜欢学校现有的哪些校本课程?为什么喜欢,请说出你的理由。

 

2、 你对目前学校的这些校本课程,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评价。

 

3、 如果学校进行课程改革,你觉得哪些课程可以删掉?请你举课程名称。

 

4、 如果学校进行新的课程开发,你希望学校能开发出哪些课程,请你依次列出课程名称或内容。

 

5、 你认为学校课程,哪些人可以参与开发?

 

6、 请阐述你对该课程教学的学习收获与体会。

 

课程是学校的纲举目张,是实现学校办学哲学、办学特色的主要载体和渠道,是学校教师个人成长的基石,是学校培养学生、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在实施过程中,学校课程会随着社会的需求,学校的发展,学生生情的变化,不断修订完善开发丰富,以满足与保障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

                                                                     

  

 


校址:上海市嘉定区塔城路257号 邮编:201899 联系电话:021-69992107
Powered by 上海市嘉定区中光高级中学 Copyright © 2017-2020 上海市嘉定区中光高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21021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