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感阅读法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起始时间:2012 1 月终止时间2015 1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方案、论文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趋势

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英语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学生在基础阶段完成6 10 年的英语学习后,其语言实践能力仍然很低,综合素养差,离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多年来,广大英语教师, 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性质和目标在认识上存在严重偏差,认为语言是一门工具,英语教育无非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完全忽视了语言教育,包括外语教育的特殊性,即文化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其次,由于理念和认识上的偏差,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材及教学内容多围绕语言功能、结构、实用话题和任务设计,与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严重脱节。第三,由于我国广大英语教师均未接受过严格的现代外语教育理论和方法的训练,教学中基本沿用自己是如何被教、如何学的路子去教授自己的学生,采用的多是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教授的往往是关于语言的知识(teach about the language),学生学的也是关于语言的知识(learn about the language)。第四,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试行为和倾向仍十分严重。而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研究多停留在“如何教”的层面,即过多关注教法和教的过程的研究,对影响学生二语习得的诸多因素及二语习得过程和规律的研究重视不够,对如何提高英语教师的理论素养,如何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研究和培训做得不够,与国际上目前重视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研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二、研究思路

实施“语感阅读法”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围绕这一课题,课题组提出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语感阅读法与阅读内容研究

2. 语感阅读法与实施步骤研究

3. 语感阅读法与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本课题需要突破的难点是,在不增加英语教学课时的情况下,如何合理、有效地调配教

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提升学生英语水平。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

本课题属应用类研究,需要在实验的基础上观察并论证课题组所提出的“语感阅读法” 的有效性。为实施这一课题,初步需要在全国范围内选定部分不同层次的学校作为实验基地开展实验研究。实施“语感阅读法”需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是读什么和怎么读。结合本课题前期的个案研究,课题组选定从英国引进的原版教材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实施语感阅读法的班级,每个学生课下每周阅读一个故事,每个实验班每天抽出20分钟时间实施语感阅读法教学。

每个课题组成员在实施语感阅读法过程的同时需要开展研究工作。研究的总体思路是,课题组成员按实验要求步骤认真记录、收集有关信息和资料。本研究一个周期为三年,属历时研究,资料的定期采集和存档十分重要。实验结束后,需要开展横向和纵向对比研究,包括同年级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对比研究,同类实验学校和非实验学校的对比研究,实验班和非实验班高中学生的对比研究等。

四.研究结论

“语感阅读法”是一种“奠基性”的外语教育方法,它强调通过有目的的、有选择的、大量的阅读(包括听),培养学生的语感,奠定学生的人文底蕴。“语感阅读法”强调:

1.以掌握英语拼读规律(Phonics Reading)作为英语学习的突破口。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单词的拼写与读音之间有一定的规律。掌握这一规律对于克服记忆单词的困难和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这是英语为母语的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起步阶段人们普遍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2.听读结合,出声朗读,奠定语感基础。听、读是基础,是关键。与读物配套的有声材料是学会读的首选材料,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而出声读(其实也就是读给自己听)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出声读不仅可以对大脑产生强烈刺激,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而且对发展和提高学生掌握英语的拼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亦有重要促进作用。

言为心声,读不是单向的语言输入,是心灵的对话和交融。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会被文本的言语所唤醒,将其带进一个全新的精神境界。

3.以分级的、简易的、原汁原味的故事、小说为主,满足学生心智发展的需要。儿童心理学家发现,儿童及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发展分为六个阶段:(1)图文故事期(46 岁);(2)民间传说期(68 岁);(3)童话期(810 岁);(4)故事期(1015 岁);文学期(13—);(6)思想期(17—)。对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者,选择分级的、原汁原味的英美经典文学名著简写本作为阅读材料或教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使其心智同时得到发展。

4.所读材料要长,量要大,回归语言教育的“积累”之本。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包括笔者的亲历),语言学习不是仅凭几本教材、几十篇课文在封闭的教室里靠教师的“苦心调教”就能学好的。语言学习靠的是“大量的语言输入”,靠的是大量的言语例子的反复撞击、刺激和积累。语言教育“举三反一”是本,“举一反三”是辅。对初级中学的学生而言,

要求学生每天读20 分钟,坚持两年,读上百八十本自然能打下坚实的英文基础。

5.选用文学类作品,回归语言教育的“人文”之本。人文教育、文化教育是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最能体现人文和文化特点的语言材料是文学类作品。大量阅读这类作品,对于奠定学生西学人文底蕴,构筑学生的“内在精神”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母语教育是一种传教育,外语教育是对另一种文化的理解、吸收和消化的过程。它不会影响母语的学习,相反,它会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提升素养,实现素质教育。仅从交流工具、实用话题、交际功能出发进行语言教育会荒芜学生“精神”的发展。

6.以学生自读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语感阅读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强调以学生自我阅读为核心,教师指导和检查、家长督促和监督为辅的学校家庭联合促学机制,让学生尽早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7.重视语言学习基础阶段基本功的训练,不排斥现有行之有效的其他教学方法。实施“语感阅读法”的理论依据是:一、语言学习只有大量的输入才能导致习得的发生。Krashen 提出的语言习得理论,尤其是其“输入假说”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英语在我国是一门外语,最为重要的语言输入是读。二、语言是一个整体,语言学习要整体吸收, 整体感悟。Freeman Freeman1992)认为,语言各部分本身并没有意义,是整体(故事、文章)给各个部分带来了意义。因此,语言教学和学习要从整体出发,回归真实的语言世界, 用丰富的语言情景去建构意义,不能把语言完全切分成具体的知识和各种微技能,孤立学习

和培养。

四、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在理论上,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外语教学实践, 经验之谈居多,理论的提炼和升华研究不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学生外语能力的普及性提高。我们需要构建适合中国国情、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外语教育理论。而理论的构建首先有赖于对整个教学过程从设想、调研、实验到理论构建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研究过程。

在实践上,该课题植根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教学实践,以“实施英语素质教育” 为目标,将在以下两个方面产生实践意义:(1)推广在实验中提炼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教与学的模式和方法,促进我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本课题认为,基础教育阶段落实并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根本出路首先在于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和英语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课题组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本质是文化教育和人文教育,不是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英语教育的目标是用英语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不是单纯地掌握一门交际工具。为实现这一目标,结合母语及外语习得研究的相关理论,课题组提出了“语感阅读法”这一新的英语教学和学习理念,认为基础英语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首要目标,应“以读为本,拼读领先,听读结合,分级加量,形成语感,促说带写”;读是手段,不是目的。以读带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

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让学生在读的同时接受文化教育,扩大知识面,放眼世界,扎根祖国。

 


校址:上海市嘉定区塔城路257号 邮编:201899 联系电话:021-69992107
Powered by 上海市嘉定区中光高级中学 Copyright © 2017-2020 上海市嘉定区中光高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21021号-4  |